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蛻變與嬗變
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常委、副校長 趙玉新
一、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蛻變
習近平總書記提出,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環顧全球,世界之變、時代之變、歷史之變,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,新科技革命引領新經濟發展,不斷涌現新產業和新形態,推動新一輪生產方式的變革和經濟結構的變遷,各個發達國家也在積極布局工業發展的戰略計劃,圍繞科技制高點來進行空前激烈的競爭。
2017年是我國新工科1.0元年。國家層面,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從最早的新工科研究和實踐項目,到推動一流專業一流課程,到六卓越一拔尖,到未來技術學院,到特色學院建設等,新工科建設日新月異,走深走實。哈工程也緊跟新工科建設步伐,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戰。
學校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,在2019年率先制定一流本科教育的行動計劃、新工科建設專項行動方案,以及新時代五育方案,架起了新工科人才培養的四梁八柱,持續推動新工科的建設。同時,積極抓好新工科的理論研究工作,承擔了教育部新工科建設相關項目11項。學校以新工科建設為牽引,實施以“工程五金”為典型代表的新工科重點領域改革,教育教學改革縱深推進、全面深化,教育教學各要素都實現了全面的蛻變。
二、新工科人才培養的嬗變
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,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、科技強國、人才強國。高等教育作為科技創新策源地、人才培養主陣地,科技創新發展和人才新需求倒逼要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推動新工科建設再深化再升級再突破,催生新工科教育內涵式的嬗變。
拔尖創新人才是新工科建設的關鍵支撐和重要使命,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,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內在要求。哈工程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學校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引領,緊貼強國強軍需要,錨定新時代工學人才培養定位,系統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生態創新,縱深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創新,開展了新工科2.0建設的改革探索和實踐。
學校構建了“三高”新生態:未來技術學院先行探索,培養頂尖創新人才,形成新時代“工學”人才培養“高峰”;興海學院拓展改革成果,培養行業領軍人才,形成新時代“工學”人才培養“高原”;相關專業學院全面推廣,培養卓越工程人才,形成新時代“工學”人才培養“高地”,實現學校本科人才培養主體超越、整體升級。推動“人工智能+教育教學”改革,創建人工智能、交互智能、跨學科智能和行業智能多重賦能的AI3人才培養新模式。聯合船海企業和涉海高校,融匯國內外教育和產業資源,開發“興海”教育大模型,該大模型已在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,未來將進一步擴展相關領域,打造跨學科教育大模型。
(本文系專家在建設教育強國·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之平行論壇之“新工科 2.0 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論壇”上的報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