揮發性有機污染物 VOCs 處理系列關鍵技術與設備
項目成果/簡介:本項目包括三大核心技術: 1、強制冷凝 VOCs 廢氣處理設備,創造性地將強制換熱技術改造后應用于 VOCs 強制冷凝處理工藝中,針對高濃度有機廢氣,回收經冷凝的 VOCs 物質,同時回收廢氣中的溫度生產熱水。設備內表面均采用實驗室自行研發的特殊拒油涂層處理,以防止有機物質對冷凝器的污染,提高冷凝裝置穩定運行效率并降低設備維護成本。 2、開發的光催化氧化劑和附著技術 克服納米光催化劑易團聚、易流失的弊端,開發出新型快速的光催化劑負載技術,能夠大大推進光催化劑在廢水、廢氣中的實際應用,負載材料廉價易得,加工方便,壽命長,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,能夠在吸附 VOCs 物質的同時,直接發生光催化反應,將 VOCs 物質完全礦化。 3、開發的高效苯吸收液及分層技術 采用特殊吸收液配方制備能夠分層的高效苯吸收液,能夠有效地 吸收廢氣中的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質,凈化 VOCs 廢氣。吸收的 VOCs 物質能夠靜置分層,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富集,方便下一步的回收分離,吸收液可以重復使用。 三大技術可以互相結合為工藝組合,在高濃度有機廢氣的凈化與有價值物質的回收、油煙凈化、企業 VOCs 治理等方面具有廣闊地應用前景。已成功解決了河北省三家企業的 VOCs 處理與排放問題。應用范圍:VOCs 治理工況復雜、技術路線眾多也決定了這一行業的發展特點:市場分散,需求多樣化,企業要想把規模做大很困難。正因為市場分散,VOCs 治理行業要壟斷也不容易,市場完全開放,各家企業憑借自身的技術、策略來獲得競爭優勢,這個市場在未來幾年將以30%的速度增長。 VOCs 污染治理正在起步,有望撬動近 700 億產值。目前,國內VOCs 污染平均治理成本約 500-600 萬元,按每座工業園 5 家企業參 102與治理,省均 150 個工業園區,全國 20 個省保守估算,市場空間將達到 625~750 億元。未來,隨國內 VOCs 排放標準有望提高,VOCs治理投資有望進一步增加。 投資估計:投資 500 萬元, 經濟和社會效益:利潤率 20-30%,經濟效益顯著,污染物減排效果顯著。效益分析:自 2005 年企業進行 VOCs 產生全過程分析,積累了大量第一手資料, 2013 年于宏兵承擔了環保部大氣污染治理應急項目 VOCs 污染控制欲核算方法研究項目,對工業企業 VOCs 排放特征、排放量核算技術方法和 VOCs 處理技術績效進行評估,建立了天津的 VOCs污染控制體系。在 VOCs 污染前端預防、后端治理技術研究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 南開大學清潔生產研究中心以南開大學科研平臺為依托,自身擁有 XRD、同步熱重分析儀、便攜式氣相色譜儀、液相色譜儀等大中型儀器共計 25 臺,價值合計 300 余萬元,擁有非常雄厚的技術力量支撐科研工作。
南開大學
2021-04-11